如何正確解讀健康檢查報告?
文、圖/楊惠中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常務理事
隨著國人教育水準的提升、經濟的成長,再加上保險公司的宣傳推廣,民眾開始關心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因此而主動/被動地去醫院接受健康檢查。
然而,拿到健康檢查報告後,許多人都有此經驗─密密麻麻的醫學名詞及檢驗數值,到底要如何解讀呢?顯示正常的數據是否保證就沒有癌症等相關疾病?若沒有詳細的確認評估,健康檢查似乎也失去了原本應該的意義。
那麼,該如何正確解讀健康檢查報告內容呢?
首先,檢查結果通常是以數值來表示,並附上正常值或異常值的範圍,且以紅色來區別異常值部份。在接獲報告書即可於檢驗室請教醫事檢驗師解釋報告內容數字及用語,再進一步由主治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接受治療
檢查結果的判定會依檢驗結果的不同而有以下的基本分類:
無異常:可保持目前的生活習慣,定期接受健康檢查;
微度異常:不會影響目前的生活方式,僅需針對異常的項目進行複檢;
輕度異常:仍可維持目前生活模式,但必須做複檢觀察,例如六個月、一年後再接受複檢;
中、重度異常:宜儘快進行進一步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即使是正常值,臨床上仍須考量性別、族群、年齡、生活職業、用藥狀況、及檢查當時前後之活動狀況、體位、飲食、季節的時段的不同而異;且檢查的數值也會因方法、醫事檢驗師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故不該就單一檢查結果而影響情緒。
最後,需特別提醒民眾:「一般人認為在正常值的範圍內即是正常;但醫學上並非如此。臨床上所謂的正常值是指一般被認為健康的人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會在這範圍之內的數值;仍有百分之五的人檢查結果不在正常範圍內。也就是說,有些人即使是在『正常值』的範圍內卻是『不正常』;有些人則即使是在『異常值』的範圍內,但卻是『正常』的。」
因此,檢查過後,充分與專業人員的諮詢、溝通即是最重要的工作。千萬不可只看表面上的數據、解釋,而忽略身體潛在的疾病。如此才是健康檢查的真正目的。
(歡迎轉載、引用,唯請註明出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