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解讀腎功能檢查
有助早期發現腎臟疾病
楊惠中
(自由時報)
腎功能檢查是健康檢查中常見的檢查項目之一。然而,檢查目的為何?又該如何判斷檢驗值呢?
腎功能檢查首重尿液的篩檢,尿液檢查的優點是方便及簡單,藉由尿液檢查可評估腎功能及糖尿病、泌尿道細菌感染等疾病的嚴重程度,以達到早期發現腎臟疾病,並及早治療的效果。
◎尚有其他可檢測並評估腎功能的指標:
●血尿素氮(BUN):主要是來自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產物,正常的血尿素氮的範圍為10~20mg%,如果超過20mg%則稱之為「高氮質血症」。惟因為血尿素氮容易受到體內缺乏水份、食用大量高蛋白質食物、上消化道出血、嚴重肝病、感染、使用類固醇藥物及腎血流量不足等影響,而導致暫時性上升,所以血尿素氮雖然可做為腎功能的指標,但不如血肌酐酸及肌酣酸清除率來得準確。
●血肌酸酐(Creatinine Cr):主要是來自於身體肌肉活動的代謝產物,因此血中肌酸酐的濃度與每個人的肌肉總量或體重多少有關,而與飲食或水份攝取無關。所以相較於血尿素氮,血肌酸酐是較佳且較準確評估腎功能的指標。惟需留意的是,血中肌酸酐濃度正常時,並「不一定」代表腎功能正常,最好能夠再輔以進行肌酐酸清除率檢查,才可準確的判定腎功能。
●肌酸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是目前在臨床上使用廣泛且較準確的腎功能評估方法,檢查時必須收集24小時的尿液才能準確檢測。正常人的肌酸酐清除率約為每分鐘80至120 mL。肌酸酐清除率每分鐘50到70mL時,表示腎機能有輕度損傷。肌酸酐清除率每分鐘30-50mL,則代表腎機能中度損傷。如肌酸酐清除率小於每分鐘30mL,表示腎機能重度損傷。
●尿液比重及滲透壓:此兩項指標反映腎臟對尿液的濃縮能力。在臨床上,常使用止痛劑的患者,會因腎臟功能受損而導致濃縮能力異常。
●尿中微量白蛋白 (Microalbumin):可評估早期的腎絲球病變,特別在糖尿病、高血壓及紅斑性狼瘡(SLE)的患者,可作為糖尿病控制與追蹤的指標。因體內白蛋白的排泄量會隨晝夜略為不同(Diurnal Variation),所以最佳的檢體為清晨第一次尿或早晨的尿液。
楊惠中(2009),「正確解讀腎功能檢查 有助早期發現腎臟疾病」,自由時報,2月7日,B7版。
(歡迎轉載;引用時,請載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