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應讓任何一人落後
─再談低分入大學
楊惠中
大學指考錄取率屢創新高、錄取分數不斷向下看齊已是不爭的事實。不論7分或68分,輿論譁然卻大同小異。事實上,這種競爭廝殺、將人分等分級的篩選活動,何止每年7月才舉行一次?而是時時刻刻在進行的工作,因此配套的宣傳言論,不過是一再重覆相同的意識形態說詞。
然而,既然考上了,為何原本「理所當然」可以念大學,竟受到鄙視?
有人斷定低分錄取的人,將來的人生勢必辛苦許多;但一個人的未來如何?時間未到,誰又知道?既然還不知道,所有不友善的言論有何必要?
教育的功能與可貴,即是在於使一個人的未來充滿多種的可能性,以及提供未來的選擇性;而不是決定一個人的未來、甚至受限於所學的領域。畢竟,唯有獨裁的制度或思想,才會「利用教育」去決定一個人的未來。我們似乎還在承繼「利用教育決定一個人未來」的荼害,迄今不變。
如果制度安排錄取「最低標準」者即可進入大學。那麼,總分68分(甚至0分)「符合」最低錄取大學標準,為何不被允許?
以「菁英」觀點認為:「低分錄取是一種從個人到國家都是浪費的說法。」事實上,這樣的觀點僅是自我貴族化的傲慢與偏見。因為,「菁英」念大學這一件事,視為社會階級制度的形成方式;而嚴重忽略了教育制度原本善待每一個人、實踐個人為這個社會服務的目的。
考季悄悄結束。媒體又再瘋狂炒作,彷彿這類學生、家長、這所大學,乃至整個教育體系都犯下滔天大罪,人人皆得誅之!然而,一場血腥的嘲諷之後,除了再次凸顯民眾的刻板印象與失格,我們的教育與社會流動等問題有得到任何的澄清嗎?我們社會又能夠獲致什麼樣的積極的教訓?一個進步國度的公民與媒體,該用什麼樣的高度與視野來審視這樣議題?我們還是存疑─難道,「教育」讓我們缺乏同理心、學習對於弱者的譏笑與排擠?
一個健全的教育體系,不應該只為少數追求頂尖學術發展的學校/學生而設計;而應培養對於人生、社會技能與才華的公民有所助益。
錄取率的標準已近達100%了。然而,從前大學聯考只有20%的門檻還是存在。這樣的「門檻」轉換存在我們「心胸」的那條線,若我們還是堅持20%的菁英思維,忽略教育執行的最高策略在於─「不讓任何一人落後」!與其不斷地找尋低分錄取的代罪羔羊;不如收起口水戰,運用智慧與想像力,為臺灣找尋這種「不讓一人落後」的制度可能性。
楊惠中(2009),「教育,不應讓任何一人落後─再談低分入大學」,臺灣立報,8月12日,9版。
๑۩۞۩報導│人權│楊惠中│反歧視│法律│事蹟۩۞۩๑.
第57屆十大傑出青年選拔(兒童、性別及人權關懷類第2名)
(歡迎轉載;引用時,請載明出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