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預防愛滋,不應區分族群

楊惠中

(自由時報)

   日前一項對於男同志口交行為是否帶套子的調查報告,呈現同志族群有六成的比例是不執行戴套子的動作……。然而,長期以來,對於單一特定族群的調查報告,不但常常忽略了族群行為背後的特殊文化,從預防愛滋的角度,則可能產生更多的排擠效應,強化了某些族群的特定感染性,而降低了其他族群主動預防的重要。

根據英國愛滋雜誌「Positive Nation」的報導,美國在布希政府曾推廣簽署「禁慾誓言」的年輕人,在一年內有60%已經毀約;其餘仍維持誓言的年輕人當中,一半承認有口交,但這些年輕人卻不認為口交是毀約行為!除了實際效果不彰之外,布希政府的禁慾課程內容宗教成分過重,甚至教導「自慰、觸摸生殖器就會懷孕」的錯誤訊息,更顯其荒謬之處,值得警惕。

 

◎簡要說明愛滋傳染途徑:

●性行為:性行為未採取預防保護措施(全程使用保險套,包括口交)是目前全世界愛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徑。

●輸血:特別是對經常一旦失血就必需大量輸血的血友病患。目前全世界輸血感染愛滋病的比率為3~5%;我國為7.5%。

●共用針頭:最常見的是在藥物濫用、「共用」未消毒針頭而感染,在臺灣的比例不少。

●母子垂直感染:如果母親是愛滋病毒帶原者,極可能(約30%的機率)經由母體和母乳將愛滋病毒傳染給新生兒。

因此,愛滋的知識應該是要被普遍性的檢驗,不該區分性別、性傾向及社會地位等;否則,近年來發現許多原本認為是愛滋絕緣體的族群(如:女性、兒童、白領階級),在體檢時意外發現早已感染,錯失及時治療及杜絕傳染他人的時機,殊為可惜!現代人的愛滋資訊多是從朋友或網路而來,「一生」單一的性伴侶已幾乎不可能,與族群毫無相關,提醒還不知道的妳/你!

 

楊惠中(2009),「預防愛滋病,不應區分族群」,自由時報,12月12日,B7版。

(歡迎轉載、引用,唯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楊惠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