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_20180620_225953.JPG

想要快樂,必須降低成功標準

楊惠中

(NOWnews/東森新聞)

由於「富士康」跳樓事件頻傳,自殺問題頗受各界重視。過去這些年,政府在心理衛生相關工作,投注最多人力與經費的即是「自殺防治」這部分;然而其業務考核往往也只在乎「自殺率」這項指標。雖然通報率或求助安心專線的人是增加了;唯仍看不出明顯的初級預防成效,因為新自殺身亡的個案還是每2小時源源不斷在臺灣各地發生。

心理學者陳嘉鳳、周才忠亦認為:「將過多的焦點或資源放在單一、窄化的自殺指標上,其實是相當不科學;對政府相關服務與政策規畫的參考價值也不大,更忽略了『社會環境』或『經濟條件』等因素對自殺的影響。在各地進行大海撈針般的憂鬱症篩檢(如心情溫度計),最後僅能做為醫療轉介的依據,被篩檢出的民眾不一定乖乖聽從去就醫。」

全球持續不景氣,最近常見媒體報導:「到底人生要存兩千萬元還是兩億元才能滿足、才能『快樂地過自己的人生』?」許多媒體鼓吹要有在中國、歐美生存的能力,人生才算成功。

如果多數的人都認同媒體所設定的成功目標,也難怪愈來愈多人無法感受快樂。

許多關於快樂 (Happiness) 的研究指出,影響人生快樂與否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否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如:『公共建設、良好的治安環境、公共衛生、國民教育、可信任的司法等』;二、所達成的成就,距離自己為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是否接近?」

事實上,在已開發國家,富豪的「快樂程度」,比起一般中產階級,在統計上也只多了微不足道的百分之幾而已!

愈是全球化時代,成功機會愈是屬於少數人,印度的程式設計工廠可能會讓西方許多數理天才失業;連Motorola、Yahoo、BP(英國石油公司)這樣的強勢品牌都可能一夕之間貶值。不斷地證明──全球化時代的成功與失敗,和個人的努力早已不成正比!

近日許多臺灣的運動選手出走事件,似乎更加印證。同樣是棒球高手,極幸運、菁英如王建民可以得到上億身價;但「普通菁英」的國手,30歲後只能到台北市養工處幫我們看管、維修馬路。當我們鼓吹下一代放眼中國市場時,等待她/他的可能是5億的競爭者,外語能力比她/他好的有9000萬人!成功者得到媒體吹捧;但絕大多數人只能渾渾噩噩、不上不下地過完一生……。

某媒體發布的「快樂調查指數」,與嚴謹的學術期刊全球性調查有很大的差異:「臺灣收入較低的中產階級確實很不快樂!」然而,明明只有一、兩百萬元資產;卻期待要有兩、三千萬元的享受與財富?不知是該媒體調查方法有誤(或特定目的);還是因為臺灣上班族對人生時抱有不合理的期待?

要讓人快樂起來,促進經濟成長是個不錯方法;但從日本、韓國、香港、中國的例子來看,經濟成長也很難確保平均分配。就絕大多數的上班族,別說上千萬元的豪宅;連買間幾百萬的「套房」都是備感辛苦!要讓大多數的臺灣人都快樂起來,「降低」或「重建」人生目標,似乎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許多上班族以兩千萬元資產作為人生目標,很明顯是因為台北像樣的「公寓」動輒千萬元,因而墊高了資金需要。如果我們發現能力與實力距離一千萬元很遙遠,或許該做的是選擇離開台北,放棄在台北追求兩千萬元的機會;將台北當成教育/職業訓練場所;但不要將人生美夢建築在「不切實際」之後。

畢竟,生命並不會停止在達成夢想之後。想要多一些些快樂嗎?似乎,只要微調人生的腳步。生命的本質應該是充分體驗這個世界;而並不是放棄。

楊惠中(2010),「想要快樂,必須降低成功標準」,NOWnews/東森新聞,6月15日,論壇版。

๑۩۞۩報導│人權│楊惠中│反歧視│法律│事蹟۩۞۩๑.
第57屆十大傑出青年選拔(兒童、性別及人權關懷類第2名)

(歡迎轉載、引用,唯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楊惠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