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到考季,我們的集體記憶!

楊惠中

NOWnews/東森新聞

近日,大學推薦甄試一放榜,各大媒體又再不約而同地報導各明星高中錄取○○大學人數的增迭與高低。難道,錄取○○大學才是值得被報導與鼓勵?

不知不覺中,又即將來到夏季。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喚起考試的記憶。

只是,我們從不知道,這樣的記憶,其實不曾離我們而去……。

很少有一個社會將升學考試當成重要的議題,年年報導、場場分析。明星高中/大學的錄取分數,像是油價一樣地被報導,檢視是否還是否有資格稱之為「明星」。我們其實很不願意看到,整個社會就在這樣計較分數的當中,出賣了人的自尊與靈魂。

臺灣社會的升學主義問題嚴重。然而,當我們有共同的經驗體會學生的壓力,學校/媒體是否願意為學生保留一塊教育的淨土?還是維持一貫的升學加工業?擴大並加深壓力來源?

「教育正常化」的理念,實質改變過嗎?我們的升學主義為何一直揮之不去?我們必須再度檢視,教育到底怎麼了?

或許,拙見幾點原因值得注意:

一、超載的學習環境

許多教師認為提供知識是重要的。即便教科書的內容已經足夠,仍需要參考書輔助才能充足。

但,是否將會產生排擠作用?例如:「學生大量花費時間在升學的科目,家庭生活、休閒時間、探索興趣,甚至對於其它『非升學的科目』所產生排擠效果,恐怕難以評估。」

考試,原本是衡量學習的方式之一;但,若大量地運用考試,教師不可能花費心思出考題,購買測驗卷的需求就會隨即而生,很容易造成整體教育的傷害(還有刺激沒有必要的消費),以及錯置教育原本的功能,豈可不慎?

二、「考試」無法解決教育問題;「教學」才是

臺灣的學子多不是因為「受教」而產生實力;而多是因為「考試」才能發現實力。

如果「考試」能夠解決臺灣的教育問題,民國50年代時,早就已經沒有所謂的教育問題。如果,考試是現代教育無法取代的工具;那麼,不應該僅著重於「單一」的測驗方式,「多元評量」是有必要的。因為,孩子的學習並不是只有學科;多元的領域,都是值得我們廣泛地重視。

只是,考試是對「人」的最佳評估嗎?從早自習到放學(甚至留校晚自習),這樣的測驗密度對於教育有何助益?教師又有多少時間能夠一一閱卷?到後來還不是同學彼此交換批改,教師的功能就只剩發考卷,淪落這樣的「專業服務」,實在非常可惜!學生在考試後能獲得多少的知識?是否有足夠的睡眠準備考試……?種種的問題,還是凸顯考試並不該是教育長期依賴的工具。

三、重要的不是分數;而是態度

一位企業家曾在媒體中聊到受教育的經驗,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作文課,因為教師所批改的評語常常比他寫的作文還要多。」當問起他的作文成績如何?他回答說:「不記得了!我只深刻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教導……。」

確實,學校的功能不該僅是傳遞知識;典範模仿、人格教育將是造就一個人是否能夠尊重他人及包容社會的關鍵。尤其,我們人類本來就是群聚的社會,學生若能在學校環境中感受到尊重與被愛,未來在進入社會後,互相關心與合作的文化,也就不是這麼困難了。

現今的臺灣教育,完全拋棄藉由分數將一個人分類是不可能的;但,應設法將教育的專業復元到從教學、人性的立場來看評量,我們臺灣的教育才會趨於健康,這是我們所期待的社會,不是嗎?

 

楊惠中(2010),「又到考季,我們的集體記憶!」,NOWnews/東森新聞,4月24日,論壇版。

(歡迎轉載、引用,唯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楊惠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