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_20181016_184104.JPG 

 「娘」是魅力的論述?     

楊惠中

 最近主持人蔡康永先生形容男性「娘娘腔、很娘」是一種讚美,在廣大的網路中熱烈討論。

嘲弄來賓品味娘、行為舉止不夠陽剛,甚至要求前許姓新聞主播在節目上大喊「我就是個娘們!」消費社會對陰柔特質者的刻板印象,令許多從小被歧視的觀眾十分受傷。

網友批評蔡康永:「身為同志,竟也消費社會對同志的刻板印象」;有人緩頰說他「以娘攻娘」,很有「笑果」。蔡康永為此在部落格貼文,表明「以為『娘』是在罵人」才是異性戀霸權的偏見;在他的字典裡,「娘」不是負面的字,男生「娘」有什麼關係?

蔡康永的說法頗有激勵作用,符合性別多元教育者的主張,要光明、開闊地看待性別氣質。他認為,男生當然可以娘,如果娘得很有意思,當然可以開朗地說出來!

然而,美好修辭仍要回到現實面檢視。如果這社會對性別多元的寬容果真達到這樣美麗境界,那麼,推動性別平等豈不是易如反掌?

一個常被同儕和取笑為「娘娘腔、娘炮」的男孩子,聽到「這是讚美,不要在意,就當作是讚美啊!」事實只會更加無助,甚至無言以對。忽略當事人遭受羞辱、恐懼的感受,豈不是縱容性別可以強欺弱?

屏東少年葉永鋕因為溫柔的性別特質,在國中經常受到欺凌,譏笑「娘娘腔、娘炮」;甚施以「脫褲子驗明正身」等諸多暴力,在學校廁所死亡。對抗這樣的性別歧視語言暴力,並不是只要樂觀面對,施暴者就因此鬆手,往往憾事發生,我們才知道當事人其實缺乏陪伴這麼久!

在歧視黑人的社會中,非洲裔大聲喊出「黑就是美」的審美觀,已歷經多久的對立與種族衝突?即使美國有了第一位黑人總統,媒體公開影射是「黑猩猩」,這樣的「玩笑」豈能讓非洲裔族群值得驕傲?同志族群欲將「怪胎(Queer)」的說法,轉變成「酷兒」的驕傲,社會從此性別平等了嗎?愛滋病患、 外籍勞工、身心障礙者、甚至是女性,不友善的對待仍是常態,對被「標籤化」的群體來說,接受訕笑的標籤翻轉成「光榮的印記」,向來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樣的翻轉,絕非片面宣布即可奏效,而是需要長期社會對話與文化的改造。

「娘」,這個字並沒有貶抑的意思;但,在現今社會文化的意函,有多少人能夠正面承受?「娘」是優美的力量,用來罵人其實並不高明;否則,豈不是間接諷刺、揶揄身邊的母親/女性呢?

如果「娘」真是魅力的論述,民眾不妨遇見馬英九總統大聲稱呼:「『娘炮』或『小孬孬』」,並堅持這是「讚美」,看看行政及司法單位將祭以如何的「禮遇」與反應吧!

楊惠中(2009),「『娘』是魅力的論述?」,臺灣立報,7月31日,12版。

๑۩۞۩報導│人權│楊惠中│反歧視│法律│事蹟۩۞۩๑.
第57屆十大傑出青年選拔(兒童、性別及人權關懷類第2名)

(歡迎轉載;引用時,請載明出處) 

arrow
arrow

    楊惠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