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請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

楊惠中

(NOWnews/東森新聞)

近日,校園性騷擾/性侵害的事件不斷,不禁讓我們擔心─學校究竟是否還是純樸、善良的的環境?

台中市傳出國小男教師連續猥褻3名小五男學生、台北縣一國中體育教練於出國比賽性侵多位選手、公民教師性侵害傳播妹(召妓?)後,繼續留任原校、體育教師竟公然在全班面前,強制將一名弱智女學生脫下褲子並性交得逞,震驚整個社會!此凸顯校園中「不適任教師」的問題事態已重!相關主管單位豈能一再忽視、縱容?

教師法第14條至14-3條,對於教師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之事由有其明定。唯「行為不檢有損師道」與「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該事實認定頗具模糊空間而饒富爭議,致使解釋空間難以確認,法律條文架空,形同具文。

台南市教育處曾針對該市教師的「憂鬱指數調查」發現:「超過4%的教師其憂鬱指數過高,已達必需就醫的程度。」然,教師之心理衛生基於其工作「謀求不易」,主動就醫者蓼寥可數。係因教師法明文:「經合格醫師證明有精神病者,予以解聘、停聘或不續聘。」致心理異常的教師已表現症狀;校方卻多不易或根本不知情必需盡快處理。原因是─這樣的教師若堅持不就醫接受檢查,法規及教評會對此亦無可奈何,以致教學環境日益惡化。如此,是當初制定該法的目的嗎?

精神病與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一樣,可藉由藥品控制病情。一旦停止治療,即可能復發,如此對於病情非常不利。罹患疾病本身人之常情;但罹患精神病的教師刻意不願就醫,豈不是造成校園裡的安全疑慮?學生長期面對情緒不穩定的教師,會是對於其身心發展有所助益?

現今少子化及人權意識逐漸抬頭,當「不適任教師」事件時常占據社會版面,教育主管單位除了致歉,是否能夠積極地預防類似事件再度發生?我們擔憂孩子在不穩定的教師的教導之下,複製了不該有的對待他人的方式。

我們衷心期待純樸、善良的教育環境,希望這樣卑微的需求,並不是奢侈……。

楊惠中(2009),「老師!請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NOWnews/東森新聞,11月12日,論壇版。

(歡迎轉載、引用,並請註明出處)

文章標籤

楊惠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選購手提燈籠 應注意  標誌.png 檢驗標識

 

圖、文/法務部行政執行署 楊惠中

 

農曆春節假期結束,緊接著將是熱鬧的─元宵節。依民間傳統習俗,小朋友多會以手提燈籠慶祝元宵節。為保護兒童之提燈安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所執行之工作項目中,手提燈籠屬於節慶玩具,已於民國94年8月1日起列入經濟部公告之玩具進口及國內出廠應施檢驗商品(商品分類號列:9505.90.00.00-3),亦即須經「申報檢驗合格」始可銷售。因此,手提燈籠上市「前」需依規定辦理相關報驗,違者將依商品檢驗法予以處分。
此外,列入節慶玩具之市售手提燈籠多以使用乾電池及小燈泡作為電源驅動,以及分段懸掛、屬於「觀賞用」的燈籠,因為不供兒童玩耍遊戲,並不列屬玩具商品檢驗之範圍。

為保障兒童使用玩具之安全,消費者選購手提燈籠時,應特別留意並認明商品是否經檢驗合格,貼有「商品檢驗標識」及商品名稱、製造商與進口商資訊及原始製造國(原產地)、主要成分或材質、適用年齡、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及警告等中文標示等。同時,當家長正在為小朋友選購手提燈籠時,應教導、監督小朋友正確使用方法,以確保商品安全並杜絕不幸事件之發生。

若有發現確實違規之商品,亦可記下「購買店家」、「製造廠商」等資料,向經濟部標準檢驗局0800-007-123專線提出檢舉,以確保大眾權益。

認識安全商品檢驗標識

市面上常有貼有「安全玩具鑑定委員會」之ST標章(如圖中),此為業者間類似公會之認證;並非國家標準之安全商品標識,尤請消費者須特別注意。

依目前國家安全檢驗標準,合格的安全玩具「包裝」或「本體」上應標示商品檢驗標識,該標識可由標準檢驗局印製或經核准後由生產者或輸入人自行印製方式區分為二種:

(一)、由標準檢驗局印製之黃色之標識:指該商品經檢驗合格後,由業者向標準檢驗局申購業已印製好之標識,並自行貼附,其左上角印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字樣,右側有圖式標誌.png,下方印有流水號,該標識適用於一般商品,且該流水號是獨一無二之號碼。

(二)、核准後由生產者或輸入人自行印製:為由圖式標誌.png  及識別號碼(字軌及指定代碼五碼)組成,一般玩具商品(以14歲以下兒童用玩具為主)因列屬監視查驗(Monitor;為一檢驗方式)商品,故字軌標示為M;而其指定代碼第一碼代表不同轄區之業者,例如:臺北地區之業者第一碼為3。換言之,臺北縣(市)之進口商自行印製之商品標識別號碼為M3××××。

上述二類標識皆係屬檢驗合格之商品,黃色之檢驗合格標識適用之商品種類相當廣泛,惟繁複之檢驗程序恐影響商品上市及通關時效,且增加諸多成本,故現今市場上以業者自行印製之標識較黃色之標識為多。(如圖左)

 

 

文章標籤

楊惠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戴≠會用

安全用套21招

 

楊惠中

(聯合報/元氣週報)

 

我們總以為年幼的孩子到了「那天」,所有的性知識就會像按鈕開啟,自動灌輸在腦海裡;然而,「那天」究竟是哪一天?人,有哪件事是可以不經學習就會的?與其讓孩子盲目摸索中傷及無辜或自己;不如調整我們彆扭的心理,放膽地檢視自己是不是夠格提供性教育!

目前臺灣的性教育仍多停留在教學生如何戴保險套,問題是詳細的使用方式卻沒有人教導。從網路性板上,學生對於保險套提出的問題,真令人捏一把冷汗!

很多人以為「過期的保險套可以再使用」,這真是嚴重錯誤的觀念。事實上,由乳膠製成的保險套在過期之後,品質會劣化,甚至碎裂,雖然這是使用保險套的「常識」;但對學生來說卻相當陌生;「射精『同時』可將保險套拔除」或是「性行為結束之後不用立刻取下保險套」等各種錯誤觀念,在網路中不斷流傳。性教育只教怎麼戴保險套;沒教怎麼用,「舉槍上陣」時刻來得及安全上壘嗎?

健康是一輩子的事,這樣的功課,離開學校還是用得到!不管是妳/你是愛男生還是愛女生;單身還是已婚!

 

獨家傳授,實用安全性愛21招:

1.保險套應放置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

2.不可長時間放在皮夾內或高熱的地方,以免使乳膠變質。

3.性交時常有不能預期的事情發生,備分保險套絕對有必要!

4.不論使用「前」或使用「中」,發現保險套破裂,應立即換新!

5.飯店或汽車旅館附贈的乳膠保險套,品質參差不齊,隨身攜帶才安心。

6.體貼的男性應試穿並牢記品牌及尺寸;以免使用時「不合身」!

7.選用時亦應注意保險套保存期限;丟掉過期的保險套一點也不可惜!

8.套戴保險套應小心操作,尤其撕開包裝時及長指甲者應格外留意。

9.保險套前端凸起之處為正面,套戴「前」必需先擠壓掉空氣,以預留精液儲存空間。

10.保險套一次只能使用一個,使用雙層「並非」較安全,反而容易因雙層保險套在性行為的摩擦而破裂。

11.「水性」潤滑液是保險套的好朋友!不論是肛交或陰道交,搭配使用絕對令人滿意!

12.「水性」潤滑液應塗抹在保險套「上」或「被插入者」;至今仍有許多已婚者以為塗抹在保險套「內」,難怪常令對方覺得不舒適,也難怪「奉子成婚」!

13.油性潤滑劑(例如:凡士林、牙膏、嬰兒油、綿羊油)會減低保險套的效力,性交時極可能破裂。

14.不可在性伴侶的體內射精,即使保險套未脫落;抽出時亦應抓緊保險套,千萬不可讓精液流溢。

15.若懷疑自己/伴侶的口腔或性器官有傷口或發炎,最好避免口交。

16.替男性口交時,仍應使用保險套。若口腔內含有精液,千萬不可含吞。

17.替女性口交時,建議使用保險膜,並注意口腔有無傷口或發炎,不可有月經或血液。

18.肛吻(口對肛門的接觸),並不會感染愛滋病毒,但極可能感染各種的肝炎和寄生蟲。若肛交事後還要陰道交,未戴保險套很容易將肛門的大腸桿菌帶至陰道內,造成女性的膀胱炎或陰道炎。

19.即將射精時,千萬別學A片劇情將保險套拔除,進行體外射精!我們不是演員,沒有編劇!

20.使用性玩具,建議仍戴保險套,每次用完之後,必須用肥皂和水清洗。

21.為避免尷尬,丟棄保險套時應妥善處置,避免年幼兒童、寵物把玩或再使用。

 

楊惠中(2009),「會戴≠會用 安全用套21招」,聯合報/元氣週報,9月13日,14版。

(歡迎轉載、引用,並請註明出處)

 

 

文章標籤

楊惠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秋嘗

注意事項不能忘

 

楊惠中

(自由時報)

 

因去年10月傳出陽澄湖大閘蟹含有致癌物質─硝基呋喃 (Nitrofuran)及其代謝物,引發消費者恐慌。然而,金秋時節,許多饕客仍無法抗拒美食當前,該如何兼顧美食與健康?實在是需要特別注意。

 

吃蟹的時機很重要,應選螃蟹抱卵前的季節,體內脂黃飽滿、肌肉結實,食之味道鮮美。以下重點提示秋風起嚐蟹天應注意的事項:

 

◎不宜單食

螃蟹性寒涼,又是食腐動物,故食用時必蘸薑末醋汁,以驅寒殺菌。

◎吃螃蟹前後不可吃柿子

因柿子中的酸性物質可使蟹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消化,引起腸胃疾患。

◎螃蟹時應去掉沙囊

揭開蟹殼可見在前部近蟹口處一灰色小囊即是。

◎高血壓、心血管病患者應少吃或不吃

蟹黃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故相關病患應忌口。

◎不宜生吃螃蟹

螃蟹的甲殼、蟹鰓及腸胃內佈滿了各類細菌,若是將這些細菌或寄生蟲吃進肚子,可能引起中毒或傷及內臟。

◎勿食死蟹

螃蟹被捕獲後常因掙脫而造成體內乳酸增多,如何導致螃蟹死後體內的細菌迅速繁殖並擴散到蟹肉中,引起過敏性食物中毒,挑選時須特別注意。

◎煮熟的螃蟹勿久存

即使是已煮熟的蟹,在存放時也會被細菌所污染。若未食畢,一定要小心存放並保持乾淨,再食用前記得再弄熟。

◎不宜配茶吃

吃螃蟹前後一小時內切勿喝茶水。因茶會使螃蟹的某些成分凝固,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甚可能引起腹痛、腹瀉等問題。

 

螃蟹是公認的食中珍味。不但美味,而且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鈣、磷、鐵等元素,對滋補身體很有益處。只要遵照上述幾項要領,相信享受美食之餘,還能兼顧健康!

 

楊惠中(2008),「金秋嘗蟹注意事項不能忘」,自由時報,9月13日 ,B7版。

(歡迎轉載;引用時,請載明出處)

 

 

文章標籤

楊惠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健康生食?

楊惠中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常務理事

 

又到了金秋時節,許多肥美的海鮮及蔬果不致迅速敗壞,令許多人熱衷品嚐食材最原始的味道─「沙西米」、生魚/蝦卵等料理紛紛上桌!

然而,該怎麼健康吃生食?尤其是衛生安全問題,最好是在購買食材時,就要謹慎小心。

目前通過農委會審查的安全有機食品標章為:「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TOAF)」、「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台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TOPA)」等,不妨以此做為選購參考。

若認識優良但未加入認證的有機農民,不妨以電話詢問其農作方式,或親自到農場參觀,辨識是否符合安全衛生。不論是否為有機食材,務必確實清洗乾淨,以流動的水沖洗去除農藥為宜;若是連皮一起食用的食材,可用細刷清洗,以去除掉蟲卵、農藥等的殘留。建議選購當季的蔬果,因不符時令的蔬果,可能必需使用更多的農藥或非自然方式保存,食用較易產生風險。

簡易介紹處理生食5要點:

◎熟食、生食務必分開處理,避免交叉汙染,特別是在處理海鮮、禽(畜)生肉時最容易發生。建議在廚房裏準備兩套刀和砧板,分開處理生、熟食;絕對不可把煮熟的食物放在裝過生肉類或生海鮮,且尚未洗乾淨的容器或碗盤裏。

◎安全處理食材的順序,最好依次為:「蔬果、肉類或海鮮等。」避免肉類微生物、細菌等沾在手上、刀具等,以免不小心帶到蔬果中。

◎海鮮產品務必洗乾淨。尤其是蝦蟹類,甲殼中常含有大量微生物或病菌,因此建議蒸燙再吃較安全;生魚片等生食,勿食過多,即使沾醋或鹽等過程,仍無法消滅耐酸、耐鹽菌種,造成中毒、腹瀉。

◎生食需現做現吃;不宜先處理放置冰箱裡。建議將食材現洗現切,以防營養流失;另外,製作果菜汁勿攪打太久,才能確保食物的營養完整。

◎肉類易產生微生物、病菌等,加熱可完全殺死這些微生物或病菌,高度建議肉類仍以熟食為主。

 

 

文章標籤

楊惠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糞便檢查 為消化道健康把關

       楊惠中(自由時報)

 

糞便髒又臭!檢驗能夠透露什麼健康訊息呢?

 

糞便檢查的主要的目的是:「一、瞭解消化道有無炎症、出血、寄生蟲感染、惡性腫瘤等情況;二、根據糞便的性狀、組成、間接地判斷胃腸、胰腺、肝膽系統的功能狀況;三、了解腸道菌群分布是否合理、檢查有無致病菌以協助腸道,甚至肝膽胰等功能之判斷。」

 

一般糞便檢查為「正常值」摘要:

檢驗項目

正常值

顏色

成人呈黃褐色;嬰幼兒呈金黃色

血球

高倍鏡下無或偶見上皮細胞和白血球

食物殘渣

糞便中可見少量澱粉顆粒、肌肉纖維、脂肪滴、植物細胞

蟲卵

大便潛血試驗

陰性

 

●糞便檢查報告所代表意義:

◎顏色

(1)綠色:食用大量綠色蔬菜。

(2)亮黑樣便:常見於上消化道出血,如:「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出血或食用鐵及鉍等。」

(3)紅色血便:見於結腸和直腸病變,如:「腫瘤、息肉、大腸潰瘍、胃癌等疾病;食用甜菜及蕃茄未消化亦會造成;痔瘡出血亦會出現點狀血斑。」

(4)淡棕色:為飲用牛乳類飲食。

(5)膿血便:見於細菌性痢疾

(6)棕黑色:為肉類含類較高食物。

(7)黃色:脂肪類及大黃梗葉。

(8)巧克力色便:常見於阿米巴痢疾。

(9)灰白色:為膽道阻塞或黃疸。

 

●檢體收集注意事項:

◎取新鮮檢體約10克(約半個拇指大小)放入糞盒送檢。

◎糞便檢體應置於潔淨的盛器,不得混有尿液、消毒劑及污水,以免破壞原有成分,使病原菌死亡或致生腐生性原蟲。

◎食用動物血、肝、瘦肉等可出現潛血試驗「假陽性」,必要時應限制以上食物,三天後再進行檢查。

◎含鐵質食物、鐵劑及X 光顯影劑等,亦會影響檢驗判讀。

◎寄生蟲或蟲卵檢查,檢查前不宜服用藥物或抗生素。

◎無糞便排出而又必須檢查時,可經肛門指診或採便管拭取標本。

◎灌腸或油類瀉劑所產生的糞便,常因過稀且富油脂而不適合進行檢查。

 

楊惠中(2008),「糞便檢查 為消化道健康把關」,自由時報,8月10日 ,B7版。

(歡迎轉載;引用時,請載明出處)

 

 

 

文章標籤

楊惠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流來襲、沙塵暴

如何聰明挑選口罩

文、圖/楊惠中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常務理事

 

近日冷氣團來襲,加上挾帶著戴奧辛等有毒物質的沙塵暴,懸浮微粒每小時最高濃度可達每立方公尺400微克,為平時監測值的6至10倍,是近年來較嚴重的沙塵影響。許多人因此盡量避免外出從事戶外活動;若不得不外出則戴上口罩及做好保暖工作。

 

然而,該如何挑選口罩才能確實保護健康?簡單介紹常見的幾種口罩:

 

●布質口罩:其網狀結構孔隙介於260nm至1000nm間,僅可阻擋大顆粒灰塵。

●手術口罩:手術時使用,孔徑為數百nm 不等,共有三層,最外層是隔離層,主要目的在阻擋較大體積之粉塵及飛沫;中層為過濾層,具有過濾空氣中細小粉塵與細菌病毒功能;內層係支撐層,為立體型式需要支撐層維持其立體形狀。

●活性碳口罩:孔隙大小與布質相同 (260nm至1000nm間),共含四層,係手術口罩三層中再增加活性碳層,可「吸附」有機溶劑蒸汽與異味;但較不易吸附細菌與病毒。

●N95口罩:可過濾95%空氣中懸浮顆粒,孔隙為30至75nm,尚有5% 的懸浮顆粒無法過濾。主要提供醫療院所等具有高暴露風險之人員使用,一般民眾若僅在於防止細菌或病毒感染,則不需使用N95口罩。此外,孕婦、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哮喘病患者,容易造成呼吸困難,故不建議使用N95口罩。。

 

另外,佩戴口罩亦有幾點注意事項:

 

一般而言,因口罩有顏色一面是阻擋灰塵與水滴之隔離層,故應將有顏色面的部分朝外,白色的部分朝內。

宜注意口罩是否緊貼面部,若未與面部緊貼,則戴口罩並無實質功效。

佩戴口罩後,避免觸摸口罩外部,以防減低保護作用。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後都要徹底洗手。

口罩卸下丟棄時,因病原菌恐隔離於口罩外,故應避免觸摸口罩外部,以降低接觸污染機會。

口罩有破損或弄污,應立即更換。尤留意口罩並非100%有效濾過細菌或病毒,

若需避免微生物感染,宜勤清洗雙手並隨時保持環境及雙手清潔。

口罩不宜重覆使用,原則上使用8小時即需替換;否則,受污染的口罩比不戴口罩更加危險。

 

最後,建議氣喘病患應隨時注意氣象報告,保持住家的通風與及溫度、溼度的穩定,有助於病情的穩定;若外出時,應戴上口罩或使用圍巾蓋覆臉部,以避免吸入廢氣並減少呼吸道水分流失;盡量減少出入空氣污染嚴重(例如:機、汽車廢氣、二手菸、塵土飛揚)或是過敏原多(例如:動物毛髮、地下室、有地毯處……)的場所。

 (歡迎轉載;唯請註明出處)

 

文章標籤

楊惠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1411-深灰色.jpg

昏迷指數 評分有三項

楊惠中

(自由時報)

許多人聽聞親朋好友昏迷送醫後,得到的常有「輕度」、「中度」、「深度(重)」等昏迷指數分別。

然而,我們該如何判別情況的嚴重程度呢?

過去在臨床實務上,「昏迷、「半昏迷」等專業術語的認定往往因太過模糊及具有強烈的主觀性,而導致不同的醫療專業人員會有不同的認知判斷。為使醫療人員有一致性的判定標準,1974年時,Glasgow 大學首先以客觀的量表來量化病人的清醒程度,就是目前使用最廣──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簡稱 GCS)的由來。

簡單來說,昏迷指數是經由對神經刺激,視其反應結果而評估的一個標準指數。該指數的評估包含「眼睛睜開反應」、「語言反應」及「動作反應」等三項,依受測者的反應評估後加總。該指數亦是腦部創傷或腦中風的指標,一般正常人昏迷指數是15分,若是8分以下就稱為「深度昏迷」,最低分為3分。

此外,昏迷指數的評估亦可做為預後的參考。以頭部外傷為例:「一開始為3或4分的病患,經統計會有85%的患者會死亡或成為植物人;若總分數超過11分,可能有85%患者會部分或全部恢復。」而醫療專業人員目前在臨床評估昏迷情形時,也會參考其餘數據(如:「心跳血壓,動脈血氧等」)來輔助判斷昏迷的嚴重程度。

   簡要明列昏迷指數判定標準及各分數所代表的意義分述如下:

眼睛睜開反應:                           分數

自發性隨意眼睛睜開                   4

聽到聲音刺激而睜開眼睛               3

疼痛刺激後才睜開眼睛                 2

對任何刺激均無張眼反應               1

語言反應:

言語正常                             5

言語判斷力喪失,胡言亂語             4

可說部分的單字                       3

無意義的發聲                         2

無任何反應                           1

動作反應:

可遵照指示動作                       5

可判斷痛點的刺激                     4

對痛的刺激有退縮反應                 3

對痛點有反射性伸展                   2

對痛點全無反應                       1

昏迷嚴重度評估:

輕度昏迷:13分到14分。

中度昏迷:9分到12分。

深(重)度昏迷:3分到8分。

楊惠中(2009),「昏迷指數 評分有三項」,自由時報,1月23日,B7版。

提醒任何療程介紹無法取代醫師「親自說明」,請特別留意。

(歡迎轉載;引用時,請載明出處)

文章標籤

楊惠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正確解讀健康檢查報告?

文、圖/楊惠中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常務理事

 

隨著國人教育水準的提升、經濟的成長,再加上保險公司的宣傳推廣,民眾開始關心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因此而主動/被動地去醫院接受健康檢查。

然而,拿到健康檢查報告後,許多人都有此經驗─密密麻麻的醫學名詞及檢驗數值,到底要如何解讀呢?顯示正常的數據是否保證就沒有癌症等相關疾病?若沒有詳細的確認評估,健康檢查似乎也失去了原本應該的意義。

那麼,該如何正確解讀健康檢查報告內容呢?

首先,檢查結果通常是以數值來表示,並附上正常值或異常值的範圍,且以紅色來區別異常值部份。在接獲報告書即可於檢驗室請教醫事檢驗師解釋報告內容數字及用語,再進一步由主治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接受治療

檢查結果的判定會依檢驗結果的不同而有以下的基本分類:

無異常:可保持目前的生活習慣,定期接受健康檢查;

微度異常:不會影響目前的生活方式,僅需針對異常的項目進行複檢;

輕度異常:仍可維持目前生活模式,但必須做複檢觀察,例如六個月、一年後再接受複檢;

中、重度異常:宜儘快進行進一步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即使是正常值,臨床上仍須考量性別、族群、年齡、生活職業、用藥狀況、及檢查當時前後之活動狀況、體位、飲食、季節的時段的不同而異;且檢查的數值也會因方法、醫事檢驗師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故不該就單一檢查結果而影響情緒。

最後,需特別提醒民眾:「一般人認為在正常值的範圍內即是正常;但醫學上並非如此。臨床上所謂的正常值是指一般被認為健康的人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會在這範圍之內的數值;仍有百分之五的人檢查結果不在正常範圍內。也就是說,有些人即使是在『正常值』的範圍內卻是『不正常』;有些人則即使是在『異常值』的範圍內,但卻是『正常』的。」

因此,檢查過後,充分與專業人員的諮詢、溝通即是最重要的工作。千萬不可只看表面上的數據、解釋,而忽略身體潛在的疾病。如此才是健康檢查的真正目的。

(歡迎轉載、引用,唯請註明出處)

 

 

 

 

文章標籤

楊惠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jpg   

選購合格太陽眼鏡

才能保護靈魂之窗

文、圖/楊惠中

自由時報

炎炎夏日即將來到!夏季陽光是紫外線傷害皮膚及眼睛最強的時候,而配戴太陽眼鏡是保護眼睛及預防白內障的最好方法。

簡單來說,紫外線和可見光一樣都是「電磁波」中的一部分,一般簡寫成 UV(Ultraviolet)。依據其波長及生物效應,可區分為:

●UVA(長波紫外線):波長320至400nm,大部分的UVA並無法以臭氧層隔離,故95%以上的UVA到達地球表面,能量低,但穿透力強,其能量可破壞皮膚中的膠原蛋白及彈性纖維,並穿透皮膚深層,使皮膚產生皺紋及永久性傷害。長期的研究資料顯示,UVA與皮膚曬黑及皮膚癌的形成有關。

●UVB(中波紫外線):波長280至320nm,僅約1%以上的UVB到達地球表面, 強度為UVA的1000倍,無法穿透表皮層,主要造成皮膚變黑及DNA損傷,出現皮膚曬傷症狀。

平時陽光中的UVB會被大氣中的臭氧吸收,但是近數十年起,因為大量使用冷氣和冰箱等家電溫度調節設施,其所使用的冷媒(氟氯碳化物)散佈至大氣,而造成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損,於是UVB便失去阻隔,而可直接抵達地球表面。眼睛被陽光中UVB照射後,水晶體內的蛋白質被破壞而呈白濁狀,即是所謂的「白內障」。

●UVC(短波紫外線):波長介於100至280nm間,較上列為短,唯能量較大。大部分的UVC於大氣層中的臭氧層隔離,僅只有極少量到達地表,故UVC對地球上的生物並不會產生影響。

配戴太陽眼鏡是保護眼睛避免受到UVB破壞最好的方法,台灣自97年4月15日起,太陽眼鏡列入法定應施檢驗品目範圍,消費者於選購太陽眼鏡時,應認明「商品檢驗標識」。換句話說,市售太陽眼鏡不論是國產或進口產品,都必須經過檢驗合格,才能上市販售。

劣質太陽眼鏡不但不能阻擋紫外線,可能會因鏡片透光度下降,而使瞳孔變大,紫外線反而會大量進入眼睛,令眼睛受損。建議消費者於選購太陽眼鏡時,應特別注意其產品是否具有抗紫外線的功能,必要時,亦可請專業人員實際以相關儀器檢測以供確認。

 

DSC_1923.JPG

楊惠中(2008),「選購合格太陽眼鏡 才能保護靈魂之窗」,自由時報,5月11日,B7版。

(引用時,請載明出處)

文章標籤

楊惠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