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臺》楊惠中:保持客觀理性,需要非常用力!從美國黑人弗洛伊德的被虐致死案談「歧視」、「偏見」、「刻板印象」
中央廣播電臺》楊惠中:保持客觀理性,需要非常用力!從美國黑人弗洛伊德的被虐致死案談「歧視」、「偏見」、「刻板印象」
主持人(訪談者)夏治平:
感謝惠中答應接受專訪。是這樣的,最主要會想邀請惠中接受專訪,是因為連日來美國黑人弗洛伊德的被虐致死案,引發諸多效應。新聞的重點是「歧視」。想請惠中從這個點出發,帶領聽眾了解,如果歧視無所不在,一般人該怎麼避免歧視,化解歧視觀念。
所以我想先請惠中在節目中解說「歧視」。以及歧視所帶來的行為是什麼?傷害是什麼?然後再告訴大家,歧視如何化解。
當然這個題目很大,真要詳盡的說,恐怕三個小時都說不完。所以,也許我們可以依循著這則新聞主題出發,然後挾帶台灣所發生的歧視新聞。把我們要宣揚的理念在訪談中呈現。
節目:Rti中央廣播電臺/早安.台灣
主持人(訪談者):夏治平
受訪來賓:反歧視推動者/楊惠中(太瑿生醫集團/總經理)
關於《早安.台灣》
週一至週五早上七點,治平為您鎖定最夯的新聞議題,深入剖析的內容,帶您體會豐富的新聞視野!敬請鎖定『早安.臺灣』!
從七月一日開始,AM1422臺灣臺週一至週五上午八點十五到九點,也播出早安臺灣節目了!歡迎臺灣苗栗以南地區的聽眾朋友直接以收音機收聽。週一有財經話題點金術、週二有德先生這麼說、週三是劉必榮時間、週四則介紹早安書店,週五固定開放現場callin,聊聊最熱門的話題。
訪談內容:
主持人(訪談者):夏治平:「美國日前發生的黑人弗洛依德案發生到現在,除了在美國境內造成嚴重的種族歧視社會衝突,全球各國也持續聲援,甚至走上街頭表達反歧視主張。請教惠中從這個新聞出發,什麼是「歧視」?」
受訪來賓/楊惠中答: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非裔總統。他日前表示,佛洛伊德之死掀起的抗議浪潮,代表著「對數十年來未能改革警察執法,以及更廣泛的刑事司法制度的沮喪」,而打擊非裔族群的暴力「很多時候來自本該服務和保護你們的人」。在英國,種族歧視仍是建制性的,這在學校、職場中均有體現。比如學校中,黑人學生被開除的可能性遠高於白人。「很多隱形的事(隱形歧視)已經、仍在發生在各地身上。比如學校會管制黑人學生的頭髮,我們不准有色人種梳一些特定髮型、染特定顏色,但是白人學生可以隨便把頭髮染成任何顏色。」
「在工作場所,微歧視永遠存在。我認識的所有的人都經歷過同事、上司一些無知的評論。」
「很微妙,不明顯,但不能說明這不是種族歧視。」
在英國議會上院任職的瑪婭(L'Myah Sherae)告訴BBC,初聞佛洛伊德之死,她的感覺是「好像有人傷了我自己」。
楊惠中進一步解釋「歧視」(Discrimination)、「偏見」(Prejudice)、「刻板印象」(Stereotypes)[1] 之關係進行區分
歧視(Discrimination)
社會上某個特定群體的成員,由於其所屬群體而受到不同之對待,特別是不公平對待的「過程」。而遭受到不利對待之社會群體,可能是由涉及種族、族群、性別、性向或宗教的特徵構成的。而談及「歧視」之概念之前,仍需將與「偏見」(Prejudice)、「刻板印象」(Stereotypes)[2] 之關係進行區分:
「偏見」是一種對於某一團體所持有的預設看法和態度,絕對地喜歡或討厭具有某些特徵的人。不論其是否為真實、或僅是想像的社會特徵,如:「職業、黨派、國籍等。」當人們相信某一族群的「所有」成員都是品行不良、暴戾或骯髒時,他/她們就不會將這些族群的成員加以「個別」看待,也容易忽視那些與其「固有信念」相反的證據。這些的狀況均顯示─他/她們懷有偏見。
為了解釋偏見如何影響平常生活的互動,則必需先行探討為偏見提供重要支持的記憶結構,即─「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係指針對一群人的概判,將相同的一些特徵指派予該團體所有成員。不過,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概括式的團體刻板印象,通常並非正確的。因為,將許多大不相同的個人過度「類化」[3] ;即使刻板印象含有「砂粒般大小的真實性」,但仍具有真實破壞性。因為它將會被魯莽地應用到完全不符合的成員身上。[4] 這樣的心態極可能是個人服從特定價值之從眾行為(Conformity),或將個人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以避免受到攻擊或批評。[5]
「歧視」是指剝奪某些族群成員的資格,或施予刻意/非刻意之不公平對待。此並無關於其優點、能力、及過去整體之表現而給予負面和全然否定之非理性行為。相較於「偏見」純粹是一種心理的狀態;而「歧視」卻是將偏見化為實際的行動。
主持人(訪談者):夏治平:「歧視是一種觀念,在個人的言行表現上會是什麼?有什麼影響?」
受訪來賓/楊惠中答:
歧視具兩種主要途徑:(一)偏見;(二)刻板印象。唯仍需要注意相關變項間具有其他可能的連結,造成助益偏見與刻板印象之範圍。刻板印象可能會增進人們形成偏見的原因;相反地,具有偏見的人可能會使用刻板印象進行辯護自身的感覺。
然而,歧視並未必一定會有偏見[6] ;同樣地,偏見的態度應不必然會造成歧視行為。但由於歧視會造成疏離,而且會增強謠言與刻板印象的機會。因此,偏見與歧視結合,將會創造與維持種族的階層化。
主持人(訪談者):夏治平:「在台灣一般民眾看這則新聞,也許是同情黑人,也許覺得忿恨不平。但事實上歧視是無所不在的。請惠中為我們舉例,長久以來,台灣其實也有很多新聞事件,根源於「歧視」,但民眾很可能不自知。」
受訪來賓/楊惠中答:
大家都說願意照顧弱勢、身心障礙者,願意施捨買愛心餅乾、捐錢;但身心障礙者的庇護工場設立在社區,社區民眾常抗議、拒絕(擔心房價下跌?),這樣是口說的願意照顧弱勢、身心障礙者?不願意讓身心障礙者有穩定工作甚至接納當我們的鄰居,這是什麼樣的公民素質?難怪台灣最美的風景,就只是「台灣的風景」!這就是偏見轉化成歧視行動的例子。
2018年,育成基金會東明扶愛家園在成立過程中,在居民多次協調會、懸掛白布條抗議,只得取消開幕,低調入住。同年,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接受台北市社會局委託,原定八月駐洲美公宅設立精神障礙者社區居住,時至今日仍遭居民強烈反彈,仍未入住。上週,台北市又發生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欲進駐古亭「奧斯町公寓大廈」成立小型作業所遭拒。
另星座也常將人歸類,某星座與龜毛、歇斯底里之性格具有高度相關性;某星座的人多是俊男美女。縱使曾印證其中之類型,但其個人是否即可代表所有同一星座之群體?答案明顯為否定。將人歸類就是根源於歧視、偏見心態;但民眾常不自知。
主持人(訪談者):夏治平:「歧視的情況如此普遍,影響的言行又是那麼可怕,我們可以怎樣教導民眾,歧視是不好的、我們不要歧視?」
受訪來賓/楊惠中答:
當人們對於許多潛在交往之相對人不甚熟悉時,個人的有限知識與相對人之某一特徵或經驗具有某些程度以上的「統計關聯性」,援引「統計性歧視」作為手段似乎便成為有效率的選擇措施,一開始即放棄了正確認識的動機。
嚴格來說,歧視之出現並非全然來自不理性之偏好,當人在資訊不甚充分之情形下,無法瞭解所交易/判斷之對象是否具備相關應有條件,統計性歧視便成為一種有效率的選擇方式。
而以「學歷」作為工作資格之考量即是最好的例子,因不論是國內外之就業市場、亦毋論私人企業或公家機關,往往以學歷作為決定薪資高低之標準,或作為工作資格之門檻。其選擇「文憑」之作法,事實上亦是統計性之差別待遇。畢竟,學歷充其量僅能代表一個人通過/完成學校之教育;但卻不能充分表示、判斷一個人的工作能力。而該措施之所以普遍大眾不認為違法,主要即在於當前學歷與工作表現之間具有某種程度的統計關連性。因此,以學歷篩選員工即為合理性,並認為具有經濟效率之根據。
主持人(訪談者):夏治平:「歧視當然不好,但目前在各級學校裡,對反歧視的宣導夠不夠?又該如何落實?如果一般的成人,又該如何教育?」
受訪來賓/楊惠中答:
台灣的考試多用選擇題作答,這樣就是不願思辨、放棄用腦的學習。台灣能不能接受沒有標準答案的學習?
我們的教育制度有很多需要改變的地方,尤其是教學方法上的設計。如果說教育是人格創造的培養,那麼為何我們的考試內容是如此的僵化與制式?一個方向錯誤的評量,將使多少學生扼殺原有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有人就拿出法國高中生的哲學會考做比較,指出我們的教學環境不能提供學生更多的思考與判斷。
法國的小學和中學教育,幾乎是為高三的哲學課做準備。因為上哲學課需要「思辨與邏輯」能力,必須從國小開始訓練。羅惠珍女士說,法國人也重視考試,但考題沒有是非題、選擇題,多是問答、申論題。若學生照課堂上所教內容作答,分數不會高,因為「這是老師的答案,不是你的答案。」
也就是自己有沒有自覺歧視、偏見、刻板印象的產生,需要用腦判斷;而不是別人說那群人是這樣那樣,一開始即放棄了正確認識的動機。
選擇題作答,只會養成背答案的機器人。對於西方國家來說,訓練學生的思考力與邏輯推理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學習項目,因為這攸關於國家的發展與社會進步,乃至一個人的知識涵養,科學文明之所以強大,必然來自於求知求變的學習環境。反觀我們,一路都沉溺在考試制度上,學生從小接受了「標準化」的答案,形同模具般的複製知識到大腦裡,結果就是失去了獨立思考與價值判斷的能力。不要說科學了,連最基本的溝通表達能力都有問題。當人生充滿標準化答案,我們還需要有追求新知的態度嗎?我們還能自覺歧視、偏見、刻板印象的產生?導致歧視一再發生,源於自身不自知,合理化歧視、偏見發生。
[1]「刻板」(Stereo)一辭源自於希臘文,意為─「硬」與「堅牢」。因為許多刻板印象帶有情緒(愛/恨/情/仇),這樣的印象即使具有統計數據或事實證明與該印象是「相反的」;但仍難以改變其既定印象。例如:「許多美國人認為─請領救助金的窮人是懶惰、不負責、依賴救援;但事實顯示─窮人大多是兒童、有工作的成年者或獨居老人。」詳細請參閱:「藍采風(2003),『社會學』,台北:五南,頁251。」
[2]「刻板」(Stereo)一辭源自於希臘文,意為─「硬」與「堅牢」。因為許多刻板印象帶有情緒(愛/恨/情/仇),這樣的印象即使具有統計數據或事實證明與該印象是「相反的」;但仍難以改變其既定印象。例如:「許多美國人認為─請領救助金的窮人是懶惰、不負責、依賴救援;但事實顯示─窮人大多是兒童、有工作的成年者或獨居老人。」詳細請參閱:「藍采風(2003),『社會學』,台北:五南,頁251。」
[3]偏見的認知基礎─類別化(Categorization)。知覺的類別化形成團體是首要的步驟。知覺者會很自然地將其他人類別化成團體。例如:「我們可以很快地發現一位陌生人是男性/女性、白人/黑人、兒童/成人/老人……等族群,迅速將這個人『分類』至適合的團體。」這樣的過程大部份是自動、無意識、自然而然地產生。即使有心想要公平與理性對待,亦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在我們察覺之前,我們的知覺即已經是以「團體」的組織角度進行預設了。詳細請參閱:「Shelley E. Taylor, Letitia Anne Peplau, and David O. Sears著,張滿玲譯(2005),『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頁284-285。」
[4]Shelley E. Taylor, Letitia Anne Peplau, and David O. Sears著,張滿玲譯(2005),「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頁273-275。
[5]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2005),「心理學」,台北:學富,頁470-478。
[6]例如:「一家商店的老闆,他之所以不雇用身心障礙者,並不是因為他自己討厭身心障礙者;而是因為他相信顧客應該不喜歡身心障礙者。」
留言列表